近日,浙江海洋大学“数绘深蓝”海洋生物标本三维数字化赋能博物馆文化创新实践团以展馆直播、展品展示等数字化方式,联合湖南省娄底鹏程完全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洋知识科普实践活动,为40余位山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探索海洋奥秘的窗口。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海洋生物博物馆整体讲解、蟹类专题科普课堂、海洋生物标本制作演示等环节,进一步厚植孩子们的海洋保护意识。

在海洋生物博物馆整体讲解环节,实践团成员化身线上主播,与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的讲解员密切配合。讲解员在现场进行专业解说,直播镜头则如同“云端向导”,带领远在湖南的小学生们“漫步”博物馆,逐一参观馆内琳琅满目的海洋生物标本陈列,让孩子们对海洋生物博物馆有了整体且直观的认识。

在蟹类专题科普课堂环节,实践团精心选取了五种形态独特的螃蟹品种进行重点科普,包括挥舞巨钳的招潮蟹、居无定所的寄居蟹、拥有独特眼睛的看守长眼蟹、身披尖刺的栗壳蟹以及深海中的巨型霸主巨螯蟹。两位主持人凭借生动有趣的语言,清晰介绍了每种螃蟹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牢牢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了解蟹类知识。
在海洋生物标本制作演示环节,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了海洋生物标本的制作过程,直播中,操作员动作娴熟而又精准,在1:3配置的饱和苦味酸溶液和甲醛溶液中,放入白螺、螃蟹等海洋生物,待其固定成型,一个个精美的海洋生物标本雏形逐渐呈现。这一过程让孩子们直观了解了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此次与鹏程完全小学的“山海同频”线上直播连线,如同架起一座跨越山海的知识桥梁,将浙江海洋大学优质的海洋教育资源精准送达山区乡村小学课堂。数字化方式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五种独具特色的螃蟹,拓宽了海洋生物知识的视野,更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对海洋科学好奇与热爱的种子,让探索海洋世界的兴趣在心中悄然萌芽、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