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由杭州市临平科技馆精心策划组织的“科学家科普巡讲”活动历时近半年,先后走进全区多所中小学校,累计成功举办31场专题科普讲座,于全国科普月期间圆满落下帷幕。其中,9月集中开展的5场讲座,紧紧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这一主题,深度聚焦人工智能、基因科技、航天宇宙三大前沿领域,为青少年呈现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学盛宴,参与师生总人次超过1200,将整个巡讲活动推向高潮。
前沿科学走进校园
人工智能专场
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李太豪在余杭高级中学(临平中学)做了题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春天——情感交互》的专题讲座。李教授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定义切入,逐步聚焦到情感智能这一前沿领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这一融合计算机科学、脑科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及医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

同日,杭州市数字经济联合会陈洋工程师在临平区乔司杭海路小学开展了《AI上未来》讲座。讲座结合最新技术案例,以生动易懂的方式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与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AI技术如何深刻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生命与宇宙探索
浙江大学副教授董伟仁在临平区第五小学、崇贤第一小学陆家桥校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基因与健康》的精彩讲座。他从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出发:为什么《千手观音》中大多听力障碍表演者源于药物致聋?所有血液都是红色的吗?血液的颜色又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些问题迅速点燃了同学们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董老师结合基因与疾病、运动、睡眠等方面的实际案例,将复杂的基因知识转化为贴近生活的科普内容,引导孩子们走进基因的世界。

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武强在崇贤第一小学运溪校区开展了《走近月球,迈向宇宙》主题讲座(配图3)。武教授通过丰富的图文展示和互动性强的模拟小游戏,带领学生们探索航天科技的奥秘,并分享了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与成就。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到航天科技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对宇宙探索的向往。

科学精神薪火相传
专家们不仅传授科学知识,更深情讲述科研背后的故事,以个人和团队的真实经历,生动诠释了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家精神,让青少年感受到科学探索的无穷魅力与价值。专家们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发问,在批判与质疑中培养创新思维,在实践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平科技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学家科普巡讲活动”是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服务科学教育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今后,科技馆将继续深化科普资源供给,构建常态化的科学家与青少年对话机制,为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贡献力量,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更多临平动能。
通讯员 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