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金华市R&D经费投入达175.57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列全省第一;R&D经费投入强度提升至2.54%,较上年(经“五经普”重新核定)提升0.2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省第一。“双第一”的好成绩,进一步彰显金华市科技创新发展态势迅猛,创新赋能作用不断增强。
政策夯基打造坚实底座
如何为科技企业营造一个“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的生态环境?政策是基础,以系统性设计来破除障碍、引导方向、分摊风险。
金华市迭代优化“8+4”科技创新政策体系,采用“存量激励+增量奖励”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印发《金华市科技保险补贴实施细则(试行)》,鼓励企业通过科技保险方式加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科技创新活动,按照年度实际支付保费最高80%进行补助,单个创新主体每年最高补助20万元,有效降低企业创新风险,为研发投入“保驾护航”。
为进一步推动研发投入持续提质,金华市制定《金华市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提质行动方案(2025—2027年)》《金华市关于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构建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管行业也要管研发”的责任机制,压实各主体责任,精准发力、同向提质。
2021—2024年,金华市科技创新投入从215.99亿元提升至329.19亿元,年均增长15.1%,居全省第5位,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1.0%)4.1个百分点。2024年,金华市R&D经费投入占科技创新投入比重为53.34%,居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平均(42.39%)近11个百分点。
强化主体培育创新动能
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力军。今年7月1日,金华市颁布实施《金华市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成为全省继温州之后第二个实施聚焦企业科技创新地方性法规的设区市。
金华市推进落实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全面提升企业研发机构设立比例、推广“四题一评”协同攻关机制;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明确提出企业牵头或参与的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占比不低于80%,在企业端提升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金华市研究制定《企业研发投入归集工作指引》,引导企业全面提升研发投入数据统计质量。印发实施《金华市自主研究开发项目管理办法》,加速推进企业自主立项备案登记工作,确保研发投入数据真实准确、应统尽统。
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262.0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3.54%,居全省第3位。最新数据显示,全市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达46.11%,居全省第4位,提升幅度居全省第1位。
协同联动构建最优生态
金华市积极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三甲医院各类主体的联动发力,深化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聚焦金华市重点产业链需求,强化研发投入、加大攻关力度。同时,加强本地高校的横向合作,促进高校为本地企业(产业)提供研发服务。
深入实施高能级科创平台“伙伴计划”,打造重大科创平台“六个一”成果转化模式,落实“三三制”评价导向。推动三甲医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将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情况作为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核心评价内容。
目前,金华市已设立全省规模最大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中科创走廊联合基金,组织申报2026年度项目420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46项,青年项目374项。
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印发实施《金华市科技金融提能升级行动方案》,畅通多元化投入渠道。“金华市科技金融提能升级‘1+N’行动”成功入选省级教科人一体改革任务专项试点,“股债贷保担”联动发力,构建“政府补、企业出、保险保、银行贷”的风险共担模式,加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面向科技型企业开展需求摸排,“一企一策”定制保险方案,推出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险、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险等保险产品,上半年累计承保科技型企业保单1.3万笔、保费收入2.55亿元。
当前,金华市正朝着“2025年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攻坚冲刺。下一步,金华市将持续深化研发投入提质行动,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强化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激发企业、高校院所等各类主体科技创新动力,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以更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金华市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提供核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