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银行  -> 正文

纵向深耕产业,横向精耕区域!温州银行丽水分行助力“丽水籍商超”纵横商海

2025年11月07日 09:51:13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陈诺 金妍吟

  在北京的社区、在四川的县城、在安徽的乡镇……一家家名为“万客隆”、“莲都商超”的超市,如同毛细血管般深入中国经济的末梢神经。它们的经营者,大多来自同一个地方——浙江丽水。这背后,是一个超过6.2万家、年营收规模达1500亿元的庞大产业集群,也是一张由乡情、勇气与商业智慧织就的“丽水商超网络”。

  如何让金融活水跨越山海,精准滋养这些蔓延四方的“经济藤蔓”?温州银行丽水分行以一场深刻的自我变革,给出了答案:从传统的“坐商”到主动的“行商”,从“信贷专家”转型为“行业专家”,通过创新打造“丽水籍商超集群”产品模式,走出了一条纵向深耕产业,横向精耕区域的普惠金融新路径。

  缘起与洞察:从“网格化村居”到“链式化商超”的战略跃迁

  故事的开端,源于温州银行丽水分行在深耕本土市场时的一次“意外发现”。

  作为浙江省陆地面积最大、唯一一个山区全覆盖的地市,丽水的广袤乡村曾是银行普惠金融的主战场。该行金融服务团队的足迹遍布各个村落,通过“整村授信”、“村居营销”模式,服务了数以万计的农户。

  然而,在走访中,两个矛盾的现象引起了他们的深思:一方面,农户的单户融资需求不高,且村里常住人口,尤其是青壮年比例持续走低;另一方面,村民们言谈间充满了“走出去”的想法,“我儿子在江苏开超市”、“我姐夫在四川开了三家店”这样的信息不绝于耳。

  “当时我们就在想,这些走出丽水、遍布全国的商超经营者,不正是我们潜在的、优质的客户群吗?”丽水分行营业部负责人回忆道。这个群体的形象逐渐清晰:他们秉承丽水人“敢闯敢拼”的精神,通过“亲帮亲、邻带邻”的链式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扎根,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稳固的“商超生态圈”。

  这一发现,标志着温州银行丽水分行业务思路的关键转折——服务重心从从“乡土”向“商海”延伸,营销模式从“地域网格”向“产业网格”跃迁。2023年,温州银行丽水分行营业部率先试水“安徽商超集群”并取得成功,验证了市场的可行性。2024年,在总行“一支行一专精”的政策指引下,一个全面覆盖丽水籍商超经营者的标准化、规模化的信贷集群产品开发,被提上了核心议程。

  深研与画像:穿透行业表象,绘制精准“金融导航图”

  面对这个分散在全国、情况各异的群体,如何精准切入并有效助力产业发展?

  温州银行丽水分行的选择是:先做深度的“产业研究员”,再成为精准的“金融设计师”。一场覆盖宏观、中观、微观的立体化调研全面展开。该行主动对接地方政府部门,摸清行业底数——丽水有近10%的人口从事商超行业,莲都区、景宁县等地尤为集中,他们在异乡创办的商超每年带动超150亿元资金回流反哺家乡。为了进一步把脉产业的经营生态,该行金融服务团队奔赴北京、山东、西安等丽水商会活跃的地区,通过与商会负责人、资深从业者的深度访谈,将宏观数据“活化”。

  在山东的一次座谈会上,景宁籍的吴大哥道出了心声:“我们生意是稳定,但缺钱扩大规模时,回老家贷款太耽误事,本地银行又对我们不了解。”精准揭示了该群体的核心痛点:经营稳健但融资渠道窄,资产真实但缺乏有效抵押物,信息分散导致风控难度大。

  通过大量实地走访,温州银行丽水分行清晰地勾勒出商超行业的三种主要业态:有的是依托地缘形成品牌的区域连锁型,在特定区域打出“万客隆”、“莲都商超”等统一招牌;有的是深入社区的灵活单体店,靠着邻里关系稳步经营;还有的是投入较大的大型商超加盟店,虽然门槛高,但规模可观。这番细致的产业剖析,为后续定制金融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与践行:从“单点破局”到“生态共建”的生动实践

  详实的产业调研,最终转化为一套精准、高效、风险可控的“温信贷-丽水籍商超集群”标准化解决方案。这套方案的核心创新在于,将无法标准化的“乡情信用”和“经营软信息”,通过一套科学的机制,转化为了可以标准衡量的“授信要素”。

  该行创新性地将“超市收银账户所有人”纳入准入考量范围,这个看似微小的调整,却精准抓住了经营的“实质”,解决了营业执照未及时变更等现实难题。在额度核定上,方案摒弃“一刀切”的做法,根据不同业态特点,设定了与经营面积、年营业额动态挂钩的弹性分级模型,精准匹配其资金需求。

  方案的生命力,在一次次跨域服务的“实战”中得到充分检验与升华。在北京,该行金融服务团队在青田籍大学生小徐的带领下,穿梭于京郊各丽水商户之间。他们白天考察、夜晚整理,将“移动柜台”搬到老乡身边,为近40户丽水老乡送去了约2000万元的“及时雨”。在山东和西安,该行打出“党建+金融”组合拳,以“浙丽红·共富梦”党建品牌为引领,与当地景宁商会开展党建联建。党员先锋队不仅在现场用乡音讲解产品,更将服务延伸至贷后,建立了“景商服务微信群”提供24小时在线支持。不到一年,该集群项下用信客户已超350户,覆盖全国十余个省市,用信余额突破4亿元。

  “丽水籍商超集群”的成功,不仅是数据的增长,更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普惠金融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沉下去”与产业共成长,必须“联起来”构建价值共生体。唯有沉入产业肌理,读懂行业的商业模式、资金周期与风险特征,完成从“信贷专家”到“行业专家”的认知升维,才能设计出真正触达痛点、创造价值的金融产品,实现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我们会积极汲取优秀集群产品的设计经验,推广到丽水其他优势特色产业的金融助力中。”温州银行丽水分行营业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以“浙丽红·共富梦”为引领,打造丽水茶叶、香菇、雪梨等更多特色产业的“专精”模式,与创业者同行,与奋斗者共进,让金融活水在浙西南的青山绿水间滋养出更多蓬勃发展的“共富之花”。

  通讯员 陈诺 金妍吟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