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将于9月23日晚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盛大开启。
在此前几次的彩排中,并没有出现以往赛事惯有的“烟花”环节。17日,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沙晓岚在亚运会主媒体中心表示,开幕式将没有烟花环节,并进一步确认将用数字烟花的形式展现开幕式高光时刻的热烈氛围,让观众第一次从绝无仅有的视角看到史无前例的“烟花”盛景。
在公众的印象中,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盛大的烟花表演就是压轴的保留曲目。没有烟花,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热闹“氛围感”将如何体现?对此,沙晓岚9月17日在接受媒体专访坦言,“取消烟花燃放,我们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大家知道,只要放烟花,空中一定会有烟尘粉尘,就会有污染。不放烟花正是要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环保的理念。”沙晓岚表示,取消实体烟花燃放环节是秉承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亚运会办赛理念,在开幕式最为关注的时刻,把环保理念传递出去。
本次亚运会不只是开幕式用数字烟花取代传统烟花,主火炬燃料也是绿色燃料,采用零碳排放。
不燃放实体烟花并不意味着热烈喜庆的氛围会打折扣。沙晓岚说,现场将运用三维动画、AR(现实增强)技术,把绚烂的“烟花”展示在电视观众和现场观众面前,“我们采集了各种象征热情的声音元素,结合视觉表达,让大家感受到不是实体胜似实体的烟火表演,通过最近几次的彩排,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沙晓岚说,因为高科技的加持,在电视机前看到的烟花效果比真实燃放更灿烂,更漂亮。“平时看烟花肯定是仰着头看,但这次可以看到俯拍角度的烟花,见证它们从钱江两岸的知名地标以及大小莲花上空盛开绽放,这样的视觉效果,观众从来没看到过。”沙晓岚说。
融合科技之力与艺术之美,主创团队介绍,开幕式恰逢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时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贯穿整场开幕式的重要创作理念,并力求通过高科技赋能,为传统文化插上想象的翅膀,打造一幅幅具有东方美学韵味的经典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