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台州分公司纪委书记、副总经理唐佩燕
近年来,随着金融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代理退保”黑产逐渐成为扰乱市场秩序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一大顽疾。该非法行为通过虚假宣传、窃取个人信息、恶意投诉施压、签订不平等协议以及实施二次诈骗等手段,导致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丧失保险保障、面临个人信息泄漏风险、信用受损及潜在的法律风险。同时,这也加剧了保险机构的运营成本、损害其声誉并影响业务稳定性,严重干扰了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并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了重大威胁。
自2020年起,原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风险提示以来,至2024年《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明确禁止违法违规开展保险退保业务推介、咨询、代办等活动,再到2025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公安部启动专项打击行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要求辖内金融机构立足于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积极担当作为,强化风险防控,全面排查并整改代理退保相关的业务漏洞及风险隐患。作为金融保险央企,中国人寿台州分公司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号召,主动参与到打击“代理退保”黑产的行动中来。
多管齐下聚力打击“代理退保”黑产
高度重视,科学统筹:公司积极投身于浙江金融监管局要求的相关工作,全力为全行业的健康发展争取有利的外部政策与环境。公司构建了市、县两级异常投诉联系人群组,加强沟通与协作,助力全体员工提升对“代理退保”黑产的认知水平。同时,及时汇总并下发各级监管部门关于“代理退保”黑产的风险提示及异常投诉案件的识别标准,确保妥善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严格遵循监管及公司销售合规要求,销售渠道和销售人员深入学习和掌握异常投诉案件的识别标准,全面了解异常投诉的类型、具体表现及证据要求的相关规定,确保精准识别并有效收集证据。同时,严格要求销售人员如实告知保单责任和免责条款,清晰说明犹豫期及中途退保的损失,避免夸大误导,防止代理退保黑产有机可乘。此外,强化客户风险提示,定期汇总并分享官方媒体打击黑产的资讯,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向客户普及代理退保黑产的风险,识别黑产线索,积极收集证据,举报相关账号和视频,防范钓鱼取证行为。
打击“代理退保”黑产的思考与建议
尽管各方积极应对“代理退保”黑产现象,但仍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跨部门协作不充分、消费者教育力度不足以及技术手段滞后等诸多挑战。建议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明确规定“代理退保”黑产行为的法律责任,形成法律震慑。
二是强化跨部门协作:构建紧密高效的协调机制,推动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市场监管机构及网信办之间的深度合作,搭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多样化形式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公众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借助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广泛推广金融知识。
四是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可疑“代理退保”行为的举报渠道,探索投保人“黑名单”制度,强化异常投诉的识别与证据固定机制,完善事后处置流程。
五是应用先进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精准识别黑产行为特征,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和案件侦破效率。
总之,“代理退保”黑产严重危及消费者权益、保险公司经营和金融市场秩序。只有通过监管部门、保险公司、消费者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协作,提升防控能力,增强消费者教育,加大法律惩处力度,才能有效遏制“代理退保”黑产的蔓延,维护保险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保险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保障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